張家口大境門長城。新華社記者楊世堯攝
明朝中后期,在張家口大境門長城外形成的“貢市”和“茶馬互市”邊貿市場,溝通了內地與邊塞的貿易。
來自蒙古草原和歐洲腹地的牲畜、皮毛、藥材、毛織品、銀器等,在這里換成了絲綢、茶葉、瓷器和白糖。張家口成為我國北方國際易貨貿易的內陸口岸。
在長城腳下的互市貿易中,最活躍的人群當數牙商,幾乎所有的商品交易過程都有牙商參與。
明清時期,處在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前沿地帶的張家口牙商,成為中國傳統商業制度的重要參與者和見證者。
大境門外馬市牙商通過“捅袖袖”暗語交易。張彥臺供圖
長城腳下的“茶馬互市”
大境門,位于張家口市最北端。門楣上,1927年察哈爾督統高維岳書寫的“大好河山”四個顏體大字,蒼勁有力,頗為壯觀。
1368年,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筑北方長城,大境門段長城得以修葺。后于1485年和1546年,大境門段長城再次得以修筑,并建成來遠堡與小境門。1644年,在小境門西邊建成大城門,稱為大境門。
“境門”意為邊境之門。大境門與山海關、居庸關、嘉峪關并稱萬里長城“四大名關”,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門,連接邊塞與內地的交通要道,兵家必爭之地。
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指出,大境門是萬里長城眾多關口中十分特殊的一個。萬里長城的關口大都以“關”“口”稱呼,而大境門是萬里長城上唯一以“門”命名的著名關口。從字義上看,“門”比“關”更多了一些開放、交流的意味。
這道具有開放交流意味的“門”,正與大境門作為我國北方國際易貨貿易的內陸口岸的地位相契合。
而這里最早的貿易,始于明朝中后期的“茶馬互市”。
馬匹,在封建社會,既是交通運輸工具,又是軍事裝備。中原由于自然條件限制,馬匹常常不能自給,生產、生活、戰爭所需馬匹,大都來源于西部和塞外地區。
而南方盛產的茶葉,具有消食生津、溶解脂肪的功效,深受西北部地區以肉食為主的少數民族的喜愛。
于是,在農耕地區與游牧地區的交界地帶張家口,形成了茶馬互市貿易,即茶葉、馬匹互相交換的貿易市場。
明隆慶五年(1571年),明穆宗下詔,在宣府、大同、山西三鎮的長城一線開設馬市。
宣府,即宣府鎮,位于今張家口市宣化區。
馬市地點最初在宣府鎮張家口堡長城外。馬市從六月十三開始至二十六為官市,其后是私市,互市時間長達一個月。
“茶馬互市”建立后,張家口優越的地理位置,使交易量大大超過了其他地方的馬市。
官市,是限制馬匹的交易數額的。具體規定,宣府張家口堡三萬匹,大同府新平、德勝兩堡一萬四千匹,太原府水泉營堡六千匹。
可見,張家口堡一地就占了60%的馬匹交易量。
而私市,交易量更大。
據日本學者小野和子考證,隆慶五年(1571年)張家口私市交易總量為馬騾牛羊24217匹 (只),是官市交易3倍以上。到1578年時,張家口每年馬匹交易量達到4萬匹(只)之多。
張家口堡,始建于明宣德四年(1429年),本是長城腳下的軍事要塞。隨著張庫大道一線貿易的不斷發展,張家口堡發展成一個具有貿易職能的邊境城市,并最終在清代達到鼎盛。
清代戶部尚書王騭在為《馬市圖》作序時稱,張家口茶馬互市貿易貨品為“百貨坌集”,互市場所也發展為多處。
互市建立后,來自蒙古高原的牲畜、皮毛、茶葉、藥材、毛織品、銀器、口蘑、發菜等通過張庫大道,運到來遠堡市場、西溝市場、元寶山市場,在這里以易貨貿易的形式換成絲綢、茶葉、瓷器、白糖、棉織品及小百貨等,從張庫大道運到庫倫(今蒙古國烏蘭巴托)、恰克圖(今蒙古國阿爾丹布拉克)、毛斯格洼(今俄羅斯莫斯科)等地。
參加互市貿易的有漢、藏、滿、回、蒙古、維吾爾、哈薩克等民族,及日、英、法、美、俄等國的商人。這些商人在大境門內外修建了商行店鋪1500多家,其中有國外洋行44家,年貿易額最多時達白銀1.5億兩。
正因為“茶馬互市”互通有無,使張家口堡這座邊塞城堡商業活動日益繁榮興旺。如今,張家口堡也被視為張家口城市的起點。
上資訊網,選靠譜好房
查最新樓盤價格
張團團精選
張家口吃喝玩樂2折起